阅读,在缅甸(上)

这次旅行又带上了毛姆自称为“一册穿越缅甸、掸邦、暹罗与印度支那的旅行记”的那本《客厅里的绅士》。就像上次这本书陪着我们一起穿越泰国一样,这次则是缅甸和缅甸东部的掸邦。

整个行程早先在计划中可说与阅读并无什么直接联系。不过在这一路上的经历,倒是始终与一些书或多或少地联系起来,于是想不妨以这些书为线索,给大家一个了解缅甸、以及我们这次行程的窗口。

来到缅甸的起因,皆源于这里发生着让人吃惊的转变:曾经独裁的政府忽然宣布了民主化道路并开始实际施行。从Twitter,乃至各个信息来源获得的消息都让我感到,是时候去一次了。成行之前,也是机缘凑巧,读到了《佛教常识答问》这本书,读这本书更让我觉得,去缅甸之前,不妨多读些关于佛教的东西,前往佛教氛围如此浓郁的国家,有一些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。事实证明,的确如此。


《客厅里的绅士》第30节有我很喜欢的文字。毛姆在描写他心目中的佛陀时,写到:

“他所在的那个社会热衷玄谈,但他并不喜欢玄学,当狡猾的印度教圣者逼他辩论,他渐渐有些不耐烦。他不愿臆测宇宙的起源、意义和目的。他说:‘七尺之躯,必有一死,然而中有神智,此诚为宇宙及其缘起与消逝。’……

就像所有的宗教创立者,乔达摩实则只有一事可言:困乏负重之人,汝等且来我处,我与你安宁。”

在勃固时,摩的司机载我们到了Kha Khat Wain Kyaung──缅甸第二大庙,是有500多名僧人的著名学府。有幸和里面的一位老师聊了几句,了解到缅甸的作为学校的佛教寺院大体分为三个等级,完成三个等级的僧人会前往印度的大学进修,如果还想继续进修,则会前往斯里兰卡。整个过程很漫长,大约需要8-10年。期间也谈到了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差别,以及寺庙在缅甸社会生活中的密切联系。

后来在蒲甘探访南部寺庙的旅途中,遇到了一位在此隐修的老僧人。他见我们到来,很是热情地招呼我们,告知我们其实偏离了游览路线。我们没有急着离开,反而坐下来问了他不少问题。他原来是在仰光的寺院出家,在寺庙里的主要工作是老师。到了退休的年龄,就到蒲甘的小寺庙隐修。“佛教不是宗教”,老僧人走访过二十多个国家,说着非常流利的英语。在我问到上座部僧侣如何看待以佛为神、祈福等这类事情时,他笑答到,那种“佛教”(so called buddism) 和修行者所追求的大相径庭。以佛陀的原始观点为核心的上座部佛教,提倡精进、以提升自身智慧作为主要修为。“佛教是一个复杂的哲学体系,而非宗教,也就无从传教。你们看到的造像艺术,以及遍及蒲甘乃至缅甸的佛塔文化,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印度教影响的结果。”,在回答我关于佛教是否传教的问题,他说道。“冥想分为几个基本阶段,第一个阶段,也就是最困难的阶段,是联系集中注意力。第二个阶段是意识到万物皆是流动变化的”,“我们是否打扰您的修行呢?”,“不,当然不,冥想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,端正静坐才行冥想。只要保证正念,日常的各种生活行动,都可以是冥想修行的一部分。”

老僧人的一席话之间,结合在勃固时了解到的信息,使得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,阐述着寺庙与宗教生活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。积善业(Karma)是缅甸乃至上座部佛教国家的民众生活的重要部分,具体一点,不妨就是在缅甸的每户人家、寺庙门口都有免费的饮用水、早晨舍饭与排队化缘的和尚一样,这都是积善业的重要部分。虽然可能对于很多民众来说,他们对于佛教的理解和老僧人的理解有不小的差异,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:僧人在简陋的寺院中禅修、最终脱离轮回、到达涅槃,平日虽然不事生产,但是按照习俗,每户人家的孩子都必需送到寺庙一段时间,这段经历其实也正是教育的开端,和尚们在这其中其实也扮演了老师的角色。朴实的民众供养着僧人们,从早晨的托钵到寺院的清洁,他们开心地做着这些事情,即使没有财力建造佛塔来拜佛,这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善业,无疑希望能会让再一次的轮回变得更加如愿,过上更好的生活。这种简单且微妙的关系,在数千年里推动着他们的文明前行。

我则在旅途结束之后思考着轮回的观点。在现代人看来,轮回既好“理解”又不好“理解”。轮回之说,其实遍布于我们传统的文学作品中,是个很容易得到认同的简单概念。但是另一方面,就是在“科学”如此深得人心的情况下,人们很难证明轮回是否存在。我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,反而觉得,佛陀提出的轮回说,其实不妨也可以这么解释:无论轮回的是否是同一个人,生命整个过程中的那些痛苦与迷惘,却都是相近的,每一代人都在相似的难题中打转,痛苦和迷惘永远也不会消失,那些初出茅庐、彷徨无助的年轻人;颓废而无所事事,整日嘴里骂骂咧咧、对于生活极其不满,又没有能力和决心去改变的中年人;呀呀学语、蹒跚学步的孩子,同样的问题、近似的角色和情感在世界上反复出现,永无休止,换个角度看,这些似乎又只是同一个人不同时刻的剪影而已。无论怎样,我们都会遇到相同的问题,我们是否有着同一个血脉,这其实似乎并不重要。想要消除这种痛苦,让人们具有解脱的智慧,或者说,更像获得一种宏伟的视野,其可以跨越常人对于生命的感知。这可能才是上座部最为认同的,佛陀的原始教诲。


在参观 Mahagandhayon 寺庙的时候,购买了 GOOD QUESTION GOOD ANSWER 这本小书,这本小书恰恰与《佛教常识答问》的类型完全相同,是一本针对尝试知识的问答集。由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高僧撰写的,但内容组织方式和《答问》有不小的区别,两本书比较起来阅读,倒也显得相映成趣。

未完待续

Posted 2012.10.22
Category: Reading
Tags: 缅甸 佛教 读书

Comments